1.1 集线器网桥互连实验

系列 - 网络设备
目录
本实验帮助学生了解集线器和网桥的工作原理、观察转发表(MAC地址表)的建立过程、熟悉华为eNSP的基本用法。
原理简介
- 集线器(Hub):工作在物理层,只能放大和转发信号,采用广播方式转发数据,无法识别MAC地址,所有连接到集线器的设备共享带宽,属于同一个冲突域
- 网桥/交换机(Bridge/Switch):工作在数据链路层,能够识别数据帧中的MAC地址。本实验中,由于eNSP中没有网桥设备,暂时使用交换机来模拟网桥的基本功能
实验拓扑
实验的拓扑结构如下:
本拓扑由6台PC机分别通过集线器和交换机(代替网桥)连接,可以直观地对比物理层设备和数据链路层设备的工作方式差异。
本次实验中,我们通过以下三组终端之间的通信分析不同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:
- PC1–>PC2
- PC3–>PC4
- PC5–>PC6
通过这些通信过程将演示
- 集线器广播MAC帧的过程(物理层设备特性)
- 数据链路层设备(交换机代替网桥)转发表的动态建立过程
- 数据链路层设备在帧转发过程中的智能判断(与集线器的盲目广播形成对比)
实验过程
1.启动eNSP仿真软件,新建前面提到的拓扑图
2.选中所有设备,开启
3.为六台PC分配地址:
设备名 | IP地址 | 子网掩码 |
---|---|---|
PC1 | 192.1.1.1 | 255.255.255.0 |
PC2 | 192.1.1.2 | 255.255.255.0 |
PC3 | 192.1.1.3 | 255.255.255.0 |
PC4 | 192.1.1.4 | 255.255.255.0 |
PC5 | 192.1.1.5 | 255.255.255.0 |
PC6 | 192.1.1.6 | 255.255.255.0 |
4.双击交换机,进入命令行界面
执行以下命令进入系统视图:
system-view
出现以下结果代表成功:
执行以下命令关闭信息中心:(这一步是为了减少杂乱信息的干扰)
undo info-center enable
执行以下命令查看MAC表:
display mac-address
PC1和PC2通信,然后查看MAC表 PC3和PC4通信,然后查看MAC表 PC5和PC6通信,然后查看MAC表
作业
完成上述所有内容后,双击交换机,打开命令行界面,显示MAC表并截图。
附录
下面这三个命令很常用,要记住!
# 命令1:启动信息中心
info-center enable
# 命令2: 关闭信息中心
undo info-center enable
# 命令3: 查看MAC表
display mac-address